Sunday, May 16, 2010

单纯的稚心

       这两个星期,两位妹妹(同行法侣)都去了太平,参与全国大专青年佛学生活营,我也曾经这样走过,让自己学习与成长还记得,三四个月前,收到《细水长流》全营25週年纪念特刊筹委们的简讯,想索取我的同意,把我在大三参与全营,承担辅导员的心得编辑入此纪念特刊,当时,我忘了自己写过的心得内容,结果筹委电邮于我,让我过目…. 我才发觉,果然每一段的学习及奉献,点滴地累积了我生命的资粮,让我自利利他…. 这次,再次期待他们俩归来,与我作佛法的分享,但无法否认,每回她们分享的确有点压力,因为我会问很多她们没有想到的问题,因为如此,也发觉她们俩更为精进,甚至摘录、整理,以备与我分享,从中她们也获益良多,这就是共修的力量,感恩我有此福德因缘,诞生于佛化家园,一同学习与成长。

       昨天,因载送另个妹妹上课,因为还早,所以等待上班的时间,我还有几小时,让我混,我可以去哪呢其实,每回的多余等待时间,我都会选择到一些适合我逗留的地方,如书轩、佛教文物店、佛教道场…. 我不会选择到一些高雅舒适的地方,如 Starbuck or Coffee Bean去,毕竟,我也没喝咖啡的习惯,从小就是不沾咖啡长大的…. 所以对于我,等待的时间,我要把握它,让生命踏实….最后,我决定到书坊混一混,享受那柔和的气息、那句句唤醒人心的佛曲,让内心自在清净….. 我没有点任何食物,但却慢慢过目那架子上的佛教书籍….

       我萌起了一个善念,想以多样化的方式,接引众人,走上菩提道。我毅然选购了几册精彩的重点课题佛教杂志、佛教儿童莲花旗、佛教吊饰等,准备送给一些出席卫塞节当天的善苗,让他们接触佛法….此外, 我也打算自己做些精致的佛教小礼物、再购买些基本的佛教书籍等,以备当天赠送给大家,让善根具足的大家与法相汇….. 毕竟,这卫塞节的特别有奖环节,也是由我提出的,那就由我开跑护持它吧!有基本工作收入的我,并不在意金钱上的花费,但却非常重视每份礼物的含义,只希望更多人,从佛法中寻找生命的方向,乃至离苦得乐,品尝甘露的法味,体解佛法的殊胜。

小小的心意,大大的愿心,
单纯的稚心,欢喜的心境。
精心购买归来,准备送出的心情,是无限的法喜…. 

Thursday, May 13, 2010

大願心--摘自「牛的印跡」

大願心,包括了清楚界定修行目標以及矢志實現這些目標的精神。佛法是一條自我轉化的道路,沒有確定的目標,就不會有方向感。即使對修行深具信心,而且願意克盡全力修行,但沒有正確的目標,就有可能只是在轉圈圈,甚至向後退。這也是必須發大願的的第一個重要理由:清楚認定想尋求的是什麼,並把目光緊緊釘在它上面。發大願的第二個理由是幫助自己克服自私。這有益於克服對小我的執著,因為這種執著,會讓我們無法產生任何正面的轉化。長遠來說,我們發大願也不是為了自己而發,而是為了眾生的福祉而發,為了讓世界愈來愈圓滿而發。


釋迦牟尼會成為佛,是因為他看見所有生命都為生、老、病、死之苦所困,也看到在動物界弱肉強食的現象。他體認到,所有生死的特徵都是「苦」。在他看來,如何幫助其他生命從 e苦」中解脫,是絕對關鍵的問題。正是這個信念讓他最終成為佛的。他毅然決然地放棄了太子的身分,把生命奉獻於尋找解決這個普遍問題的答案。正因為如此,他才會發願離開家人,過出家人的生活。經過多年修行後,他終於證得無上正等正覺。如果釋迦牟尼修道的動機是為了自己的話,那他在得解脫以後,就不會再費事去轉法輪了。但他卻繼續留在世間,把佛法」傳播給其他人,而他的教誨一直流傳到今天。


從表層來看,追求開悟似乎是自我中心的 ﹕「我想要開悟;我想要解脫。」然而正確的理解是,開悟和解脫都無涉這個狹隘而自私的「我」。 即使是「大我」,也是以利他主義和關懷世界福祉為特徵的。 這樣開悟的境界才能更進一步,因為只有在完全放下自我,體認到「無我」、「無心」的真理時,一個人才有可能達到開悟。如果我們不願意拋棄小我,開悟乃是不可得的。大願可以把一個人從小我帶到大我,再帶到無我的門外。正因為如此,所有發心求證佛果的菩薩,都會在一開始就發下大願。這種發大願的行為,被稱為「發菩提心」。「菩提」指的是無上正等正覺,而「發菩提心」指的就是發心體證無上正等正覺。


菩薩所發的大願,一般被歸納為佛門中人每天所持誦的「四弘誓願」:
一、眾生無邊誓願度。
二、煩惱無盡誓願斷。
三、法門無量誓願學。
四、佛道無上誓願成。


第一個願是最重要的。如果一心只想著要幫助別人,你自己的煩惱自然會減少;如果一心只想要造福他人,自然會努力去學習可以造福他人的所有法門;而如果堅持利益眾生,直到自我的煩惱除盡為止,眾生也將隨著一起消失不見。之後,就一定會達到佛果,因為此時再也沒有煩惱與自我,也沒有需要你去救渡的眾生。所有的佛與菩薩,以及任何誓願要行大乘道路的人,每天都會發此四大弘願。當然,這些目標都不是能快速達成的,但我們卻可以透過發下這些願,讓自己獲得大力量,願的力量可以引領我們向前,因為它們總是在我們前面的。


除了四弘誓願以外,發一些「別願」也是非常重要的。通常,人們不願發願,是因為怕自己做不到。當然,一個人是不應該輕易發願的,不過因為擔心自己做不到而完全不發願,也是錯誤的態度。正因為我們的軟弱和容易跌倒,所以更應該常常發願。透過發願,可以喚起對抗軟弱的力量,繼續前進;沒有願的話,哪裡都去不了。


我常常勸學生,走向打坐的蒲團時,應該發願克盡所能將打坐做到最好。當打坐的情況很好時,你沒有必要拿出這個願來提醒自己,但如果精力消退、情緒波動或身體出現疼痛時,誓願將是集中心念的有效工具。很多人發願:願在鈴聲響起前一動也不動;有一些人更是發願:要連續打坐兩或三節的時間,絕不動也不站起來,但隨著腳開始酸麻脹痛,心念就無法專注,最後只好放棄。這是否表示從此在打坐前都不該發願了呢?不對,一個人應該告訴自己:「這一次我失敗了,但下一次還會再發同一個願,並表現得更好。」如果每次打坐都發這樣的願,那每打坐一次,疼痛的情況就會改善一點,信心與力量將會有所增長。




Wednesday, May 5, 2010

~人生~


「人生」要在平淡之中求進步,又在艱苦中見其光輝;
「人生」要在和諧之中求發展,又在努力中見其希望;
「人生」要在安定之中求富足,又在鍛煉中見其莊嚴;
「人生」要在沉默之中求智慧,又在活躍中見其悲願。

Sunday, May 2, 2010

大乘 = 净土?

净土与禅第一章第一节净土在佛法中的意义:读书会心得
        净土与禅的第一章第一节,提及了净土的价值与意义,接着理清了净土,并非只有弥陀的西方净土,也并非只有称念佛名,净土还包括了药师佛的东方净土、弥勒净土等从全面的佛教观,称说修学基础不离戒律,净土为修学人共仰的理想界,也述说了净土的是积极的。导师分析了西洋学者,对真、美、善及圣,及东方学者乃至佛教,对真、美、善,并共纳为的诠释,还有人间佛教的理智与情意融合。此外,提及了为佛法核心,大乘修学,不可离慧修福,或离福修慧,福慧即为菩萨自利利他的法器,以达至圆满,究竟成佛。 最后,说明了离了净土就无大乘佛教。

我有此福德因缘,接触佛教,都因念佛法门,净土宗。曾经参与每周两个小时念诵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觉经的共修,它更是我接触的第一部佛教蛮长的经典,述说了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及庄严的西方佛土。一直这样的共修及自身个人阅读、听闻法师弘法的录影而修学,直到踏入象牙塔,自己坚毅加入大专佛学会,接触了较全面化的佛教修学,但虽是如此,然而对净土这环,还是不透彻,所以我非参与此净土与禅读书会不可,来让自己增上。感恩师父,提供此课题研修的平台

导师郑重地告诉我们,净土,即清净的地方或是庄严净妙的世界;净土的信仰,为佛法中极为重要的法门,还有佛教净土中的,是积极的,非消极的,是功德庄严的。西洋学者及东方学者(佛教),都说明了真、美、善的意义,然而,西洋学者及其宗教都把真、美、善加上了,它们认为真美善的统一,更是有超越性的。而佛教中,所提及的真,是佛法的正确知见,对世间、缘起是如实、真如的,而善是指佛法所修的德行,有世间善法及出世间善法,远离三毒无明,解脱生死,圆满究竟的。至于,佛教中的美是可以让人身心舒畅、庄严及达至身心平静安稳。这真美善的统一,佛教纳为,是美妙即圣洁的意义,有超越世俗、超越三界的。至此,佛教人间化,非常重视理智与情意平衡的融合。人生的正轨,是智情融合而统一,非偏于一方,而是行于中道,才能净化人心,合乎人性的生活。以此几点,我看到了佛法是合乎人性的、庄严清净、圆满究竟的,也因佛法的,佛教流传于世,近2554年,引导了无数的众生离苦得乐。

站在全面的佛教立场上,导师提及了戒律与净土,不应独立成宗,太虚大师则说:律为三乘共基,净为三乘共庇。导师与大师的发言,让我彻底地理解,戒律与净土的重要。戒律本来就是每个学佛人乃至诸佛菩萨修学的基础,然而净土却是大家(大小乘)所共仰共趋的理想界。从这儿,我看到了修学时,众生与环境的重要性,众生的习性及烦恼心亦通过修持与持戒而调整,即达到心清净故,众生净,那是最基础的修学,然而世界或环境呢?众生为正报,世界为依报,我认为从个人修学道方面,环境是非常重要,善的环境将渐渐让自己趋向善的修学,从孟母为了儿子的学习而三迁、还有若今日我生于恶趣如地狱,我还能发修学无上菩提之心吗?我想很难,因为长期的煎熬与痛苦,我只会想解脱当下痛苦,何能谈得上什么发菩提心吗?此外,我们从这点可以看到世界与众生的密切关系,现今不安的社会及重重灾难的发生,其实也反映了当今众生的心,我们可见人心不古,杀害众生、为非作歹,为了利益而自相残杀、破坏地球,所以待何时何月,我们迷惘的众生才初醒呢?众生与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所以只有心净乃国土净。再来,导师言:心净众生净,心净国土净,佛门无量义,一以净为本 」,是佛法的核心,从修学成就的发心,大乘佛法体现了国土清净,即所谓的净土,去含摄利益成熟的众生,让众生修学成就。

修学大乘法,必须修福德与智慧,不能离福而修慧,离慧而修福,因为福德能感成世界清净,智慧能做到身心清净。还记得曾有位师父说过,修慧而离福,还有偏于理智,而离情意,且习气不改,将会渐渐摇身变成钟堡里的巫婆,孤单离世,因为偏修智慧,虽对世间看的透彻,然而却习气很重、孤僻不修福、厌恶众生,所以就住在远离世人阴森森的钟堡,只有蝙蝠与她同住。从佛陀教诲的其中一个例案,我们也可见得修福而离慧,也不行,曾有两位修学者,各有修学喜好,一位重于修福而离慧,一位重于修慧而离福,在他们往生后,重于修福的,出身为国王极为疼爱、满颈挂满珠宝、吃得饱睡得好的大白象;其重于修慧而离福德,投生为出家人,虽精于修学,但却往往餐餐挨饿,得不到众人的仰敬与供养,所以可见得福慧双修,如修学道上的舌齿,缺一不可,它也是净化众生与世界的法器,去自利利他,成就众生、庄严净土。

修学佛法离不开众生;众生离不开修学佛法,这点体现了大乘佛教的精神,即合乎了净土思想。早前没有系统的学习佛法,只因从接触净土法门而入,自己也曾有过错误的思想,求生净土只重于念佛,因厌离苦难世间而愿速往弥陀净土,希望在净土修行解脱。然而,感恩自己不时的薰修与增上,才发觉如此的修学方向是拐离了修学佛法的真正意义,也是当下好多学佛者出现的盲点,所以我曾发愿协助有缘的修学者破除此盲点。

净土,乃大乘佛教的思想,感恩我从此薰学佛法,而受益其多。然我时时都秉持着不忍众生苦,不忍圣教衰的精神,学习修福修慧,走在这人间菩提道上,进而慢慢地完成成就众生、庄严净土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