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总是那么美丽、如此的寂静....
它让我不断地在熟睡与思维活跃的尺度上拉扯....
是否该让自己入眠熟睡呢?
还是继续在这夜深人静的小砖房内,活跃思维、行动呢?
我该如何选择?
不想寻找那深埋海底的答案....
就让它成为那无声的遗忘吧....
《夜有所触 ~ 心语》
Saturday, December 11, 2010
Monday, October 4, 2010
《爱就是惜》
幸福的旋律,不时在你我生命中跳跃….
多少人的呵护,多少人的体谅,
多少人的支持,多少人的疼惜,
是否曾好好觉察,乃至珍惜他人的付出及用心?
我感恩,我是如此的幸福,我会好好珍惜、把握每份缘,也让身旁的人感受幸福的喜悦…
《爱就是惜》
在我生命中,爱是一种永远的缘分...
虽然,有人说.... 世间没有永远,船过水无痕....
但我相信,曾经疼惜过的,曾经用真心爱过的...
都是一种永远... 都是一种... 缘分
生命中的相遇、相知、相惜.... 你说爱是什么?.... 爱就是惜 ....
等待我们用每一天.... 来写一个.....缘的故事.....
Tuesday, September 14, 2010
這就是愛情了....
有一晚,男友問女友︰「如果有個條件更好的男人追求妳,妳…會走嗎?」女友堅定地說不會,但男友似乎很不相信。於是,女友寫了以下的故事給男友︰
從前一位小和尚問老和尚:「甚麼是愛情?」
老和尚叫小和尚走向麥田,然後摘下一顆最大的麥,但絕對不能回頭,只能摘一顆。
小和尚走著走著,發現一顆看起來很大的麥,但他心想前面的可能有更大,因此沒有給摘下來。他抱著這個想法一直向前走,沒想到已經走完了整個麥田,但他雙手空空如也。
老和尚就跟小和尚說:「這就是愛情了。」
每個人都跟小和尚一樣,心想真的得到最好的,但沒想到時間一幌,人生已經終結。在我們人生中,總有些人比較好,條件很優厚,只是剛錯過了時間。或許會可惜,或許會悔恨,若干年後你可能會想怎麼當年瞎了眼嫁給那笨蛋?
可是,如果人生不斷的追求「最完美」,便會永遠沉淪在追求當中,看著緣份一次次的溜走。情侶,最好的不一定合適;但能夠合適的已經是最好。
女友說︰「你在合適的時間出現,做了合適的事,在我來說已經是無可取替的好了。」
「摘于网络分享」
從前一位小和尚問老和尚:「甚麼是愛情?」
老和尚叫小和尚走向麥田,然後摘下一顆最大的麥,但絕對不能回頭,只能摘一顆。
小和尚走著走著,發現一顆看起來很大的麥,但他心想前面的可能有更大,因此沒有給摘下來。他抱著這個想法一直向前走,沒想到已經走完了整個麥田,但他雙手空空如也。
老和尚就跟小和尚說:「這就是愛情了。」
每個人都跟小和尚一樣,心想真的得到最好的,但沒想到時間一幌,人生已經終結。在我們人生中,總有些人比較好,條件很優厚,只是剛錯過了時間。或許會可惜,或許會悔恨,若干年後你可能會想怎麼當年瞎了眼嫁給那笨蛋?
可是,如果人生不斷的追求「最完美」,便會永遠沉淪在追求當中,看著緣份一次次的溜走。情侶,最好的不一定合適;但能夠合適的已經是最好。
女友說︰「你在合適的時間出現,做了合適的事,在我來說已經是無可取替的好了。」
「摘于网络分享」
Sunday, May 16, 2010
单纯的稚心
这两个星期,两位妹妹(同行法侣)都去了太平,参与全国大专青年佛学生活营,我也曾经这样走过,让自己学习与成长… 还记得,三四个月前,收到《细水长流》全营25週年纪念特刊筹委们的简讯,想索取我的同意,把我在大三参与全营,承担辅导员的心得编辑入此纪念特刊,当时,我忘了自己写过的心得内容,结果筹委电邮于我,让我过目…. 我才发觉,果然每一段的学习及奉献,点滴地累积了我生命的资粮,让我自利利他…. 这次,再次期待他们俩归来,与我作佛法的分享,但无法否认,每回她们分享的确有点压力,因为我会问很多她们没有想到的问题,因为如此,也发觉她们俩更为精进,甚至摘录、整理,以备与我分享,从中她们也获益良多,这就是共修的力量,感恩我有此福德因缘,诞生于佛化家园,一同学习与成长。
昨天,因载送另个妹妹上课,因为还早,所以等待上班的时间,我还有几小时,让我混,我可以去哪呢… 其实,每回的多余等待时间,我都会选择到一些适合我逗留的地方,如书轩、佛教文物店、佛教道场…. 我不会选择到一些高雅舒适的地方,如 Starbuck or Coffee Bean去,毕竟,我也没喝咖啡的习惯,从小就是不沾咖啡长大的…. 所以对于我,等待的时间,我要把握它,让生命踏实….最后,我决定到书坊混一混,享受那柔和的气息、那句句唤醒人心的佛曲,让内心自在清净….. 我没有点任何食物,但却慢慢过目那架子上的佛教书籍….
我萌起了一个善念,想以多样化的方式,接引众人,走上菩提道。我毅然选购了几册精彩的重点课题佛教杂志、佛教儿童莲花旗、佛教吊饰等,准备送给一些出席卫塞节当天的善苗,让他们接触佛法….此外, 我也打算自己做些精致的佛教小礼物、再购买些基本的佛教书籍等,以备当天赠送给大家,让善根具足的大家与法相汇….. 毕竟,这卫塞节的特别有奖环节,也是由我提出的,那就由我开跑护持它吧!有基本工作收入的我,并不在意金钱上的花费,但却非常重视每份礼物的含义,只希望更多人,从佛法中寻找生命的方向,乃至离苦得乐,品尝甘露的法味,体解佛法的殊胜。
小小的心意,大大的愿心,
单纯的稚心,欢喜的心境。
精心购买归来,准备送出的心情,是无限的法喜….
Thursday, May 13, 2010
大願心--摘自「牛的印跡」
大願心,包括了清楚界定修行目標以及矢志實現這些目標的精神。佛法是一條自我轉化的道路,沒有確定的目標,就不會有方向感。即使對修行深具信心,而且願意克盡全力修行,但沒有正確的目標,就有可能只是在轉圈圈,甚至向後退。這也是必須發大願的的第一個重要理由:清楚認定想尋求的是什麼,並把目光緊緊釘在它上面。發大願的第二個理由是幫助自己克服自私。這有益於克服對小我的執著,因為這種執著,會讓我們無法產生任何正面的轉化。長遠來說,我們發大願也不是為了自己而發,而是為了眾生的福祉而發,為了讓世界愈來愈圓滿而發。
釋迦牟尼會成為佛,是因為他看見所有生命都為生、老、病、死之苦所困,也看到在動物界弱肉強食的現象。他體認到,所有生死的特徵都是「苦」。在他看來,如何幫助其他生命從 e苦」中解脫,是絕對關鍵的問題。正是這個信念讓他最終成為佛的。他毅然決然地放棄了太子的身分,把生命奉獻於尋找解決這個普遍問題的答案。正因為如此,他才會發願離開家人,過出家人的生活。經過多年修行後,他終於證得無上正等正覺。如果釋迦牟尼修道的動機是為了自己的話,那他在得解脫以後,就不會再費事去轉法輪了。但他卻繼續留在世間,把佛法」傳播給其他人,而他的教誨一直流傳到今天。
從表層來看,追求開悟似乎是自我中心的 ﹕「我想要開悟;我想要解脫。」然而正確的理解是,開悟和解脫都無涉這個狹隘而自私的「我」。 即使是「大我」,也是以利他主義和關懷世界福祉為特徵的。 這樣開悟的境界才能更進一步,因為只有在完全放下自我,體認到「無我」、「無心」的真理時,一個人才有可能達到開悟。如果我們不願意拋棄小我,開悟乃是不可得的。大願可以把一個人從小我帶到大我,再帶到無我的門外。正因為如此,所有發心求證佛果的菩薩,都會在一開始就發下大願。這種發大願的行為,被稱為「發菩提心」。「菩提」指的是無上正等正覺,而「發菩提心」指的就是發心體證無上正等正覺。
菩薩所發的大願,一般被歸納為佛門中人每天所持誦的「四弘誓願」:
一、眾生無邊誓願度。
二、煩惱無盡誓願斷。
三、法門無量誓願學。
四、佛道無上誓願成。
第一個願是最重要的。如果一心只想著要幫助別人,你自己的煩惱自然會減少;如果一心只想要造福他人,自然會努力去學習可以造福他人的所有法門;而如果堅持利益眾生,直到自我的煩惱除盡為止,眾生也將隨著一起消失不見。之後,就一定會達到佛果,因為此時再也沒有煩惱與自我,也沒有需要你去救渡的眾生。所有的佛與菩薩,以及任何誓願要行大乘道路的人,每天都會發此四大弘願。當然,這些目標都不是能快速達成的,但我們卻可以透過發下這些願,讓自己獲得大力量,願的力量可以引領我們向前,因為它們總是在我們前面的。
除了四弘誓願以外,發一些「別願」也是非常重要的。通常,人們不願發願,是因為怕自己做不到。當然,一個人是不應該輕易發願的,不過因為擔心自己做不到而完全不發願,也是錯誤的態度。正因為我們的軟弱和容易跌倒,所以更應該常常發願。透過發願,可以喚起對抗軟弱的力量,繼續前進;沒有願的話,哪裡都去不了。
我常常勸學生,走向打坐的蒲團時,應該發願克盡所能將打坐做到最好。當打坐的情況很好時,你沒有必要拿出這個願來提醒自己,但如果精力消退、情緒波動或身體出現疼痛時,誓願將是集中心念的有效工具。很多人發願:願在鈴聲響起前一動也不動;有一些人更是發願:要連續打坐兩或三節的時間,絕不動也不站起來,但隨著腳開始酸麻脹痛,心念就無法專注,最後只好放棄。這是否表示從此在打坐前都不該發願了呢?不對,一個人應該告訴自己:「這一次我失敗了,但下一次還會再發同一個願,並表現得更好。」如果每次打坐都發這樣的願,那每打坐一次,疼痛的情況就會改善一點,信心與力量將會有所增長。
釋迦牟尼會成為佛,是因為他看見所有生命都為生、老、病、死之苦所困,也看到在動物界弱肉強食的現象。他體認到,所有生死的特徵都是「苦」。在他看來,如何幫助其他生命從 e苦」中解脫,是絕對關鍵的問題。正是這個信念讓他最終成為佛的。他毅然決然地放棄了太子的身分,把生命奉獻於尋找解決這個普遍問題的答案。正因為如此,他才會發願離開家人,過出家人的生活。經過多年修行後,他終於證得無上正等正覺。如果釋迦牟尼修道的動機是為了自己的話,那他在得解脫以後,就不會再費事去轉法輪了。但他卻繼續留在世間,把佛法」傳播給其他人,而他的教誨一直流傳到今天。
從表層來看,追求開悟似乎是自我中心的 ﹕「我想要開悟;我想要解脫。」然而正確的理解是,開悟和解脫都無涉這個狹隘而自私的「我」。 即使是「大我」,也是以利他主義和關懷世界福祉為特徵的。 這樣開悟的境界才能更進一步,因為只有在完全放下自我,體認到「無我」、「無心」的真理時,一個人才有可能達到開悟。如果我們不願意拋棄小我,開悟乃是不可得的。大願可以把一個人從小我帶到大我,再帶到無我的門外。正因為如此,所有發心求證佛果的菩薩,都會在一開始就發下大願。這種發大願的行為,被稱為「發菩提心」。「菩提」指的是無上正等正覺,而「發菩提心」指的就是發心體證無上正等正覺。
菩薩所發的大願,一般被歸納為佛門中人每天所持誦的「四弘誓願」:
一、眾生無邊誓願度。
二、煩惱無盡誓願斷。
三、法門無量誓願學。
四、佛道無上誓願成。
第一個願是最重要的。如果一心只想著要幫助別人,你自己的煩惱自然會減少;如果一心只想要造福他人,自然會努力去學習可以造福他人的所有法門;而如果堅持利益眾生,直到自我的煩惱除盡為止,眾生也將隨著一起消失不見。之後,就一定會達到佛果,因為此時再也沒有煩惱與自我,也沒有需要你去救渡的眾生。所有的佛與菩薩,以及任何誓願要行大乘道路的人,每天都會發此四大弘願。當然,這些目標都不是能快速達成的,但我們卻可以透過發下這些願,讓自己獲得大力量,願的力量可以引領我們向前,因為它們總是在我們前面的。
除了四弘誓願以外,發一些「別願」也是非常重要的。通常,人們不願發願,是因為怕自己做不到。當然,一個人是不應該輕易發願的,不過因為擔心自己做不到而完全不發願,也是錯誤的態度。正因為我們的軟弱和容易跌倒,所以更應該常常發願。透過發願,可以喚起對抗軟弱的力量,繼續前進;沒有願的話,哪裡都去不了。
我常常勸學生,走向打坐的蒲團時,應該發願克盡所能將打坐做到最好。當打坐的情況很好時,你沒有必要拿出這個願來提醒自己,但如果精力消退、情緒波動或身體出現疼痛時,誓願將是集中心念的有效工具。很多人發願:願在鈴聲響起前一動也不動;有一些人更是發願:要連續打坐兩或三節的時間,絕不動也不站起來,但隨著腳開始酸麻脹痛,心念就無法專注,最後只好放棄。這是否表示從此在打坐前都不該發願了呢?不對,一個人應該告訴自己:「這一次我失敗了,但下一次還會再發同一個願,並表現得更好。」如果每次打坐都發這樣的願,那每打坐一次,疼痛的情況就會改善一點,信心與力量將會有所增長。
Wednesday, May 5, 2010
Sunday, May 2, 2010
大乘 = 净土?
「净土与禅」第一章第一节净土在佛法中的意义:读书会心得
「净土与禅」的第一章第一节,提及了净土的价值与意义,接着理清了净土,并非只有弥陀的西方净土,也并非只有称念佛名,净土还包括了药师佛的东方净土、弥勒净土等… 从全面的佛教观,称说修学基础不离戒律,净土为修学人共仰的理想界,也述说了净土的「净」是积极的。导师分析了西洋学者,对真、美、善及圣,及东方学者乃至佛教,对真、美、善,并共纳为「净」的诠释,还有人间佛教的理智与情意融合。此外,提及了「净」为佛法核心,大乘修学,不可离慧修福,或离福修慧,福慧即为菩萨自利利他的法器,以达至圆满,究竟成佛。 最后,说明了离了净土就无大乘佛教。
「净土与禅」的第一章第一节,提及了净土的价值与意义,接着理清了净土,并非只有弥陀的西方净土,也并非只有称念佛名,净土还包括了药师佛的东方净土、弥勒净土等… 从全面的佛教观,称说修学基础不离戒律,净土为修学人共仰的理想界,也述说了净土的「净」是积极的。导师分析了西洋学者,对真、美、善及圣,及东方学者乃至佛教,对真、美、善,并共纳为「净」的诠释,还有人间佛教的理智与情意融合。此外,提及了「净」为佛法核心,大乘修学,不可离慧修福,或离福修慧,福慧即为菩萨自利利他的法器,以达至圆满,究竟成佛。 最后,说明了离了净土就无大乘佛教。
我有此福德因缘,接触佛教,都因念佛法门,净土宗。曾经参与每周两个小时念诵「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觉经」的共修,它更是我接触的第一部佛教蛮长的经典,述说了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及庄严的西方佛土。一直这样的共修及自身个人阅读、听闻法师弘法的录影而修学,直到踏入象牙塔,自己坚毅加入大专佛学会,接触了较全面化的佛教修学,但虽是如此,然而对净土这环,还是不透彻,所以我非参与此「净土与禅」读书会不可,来让自己增上。感恩师父,提供此课题研修的平台…
导师郑重地告诉我们,净土,即清净的地方或是庄严净妙的世界;净土的信仰,为佛法中极为重要的法门,还有佛教净土中的「净」,是积极的,非消极的,是功德庄严的。西洋学者及东方学者(佛教),都说明了真、美、善的意义,然而,西洋学者及其宗教都把真、美、善加上了「圣」,它们认为「圣」是真美善的统一,更是有超越性的。而佛教中,所提及的真,是佛法的正确知见,对世间、缘起是如实、真如的,而善是指佛法所修的德行,有世间善法及出世间善法,远离三毒无明,解脱生死,圆满究竟的。至于,佛教中的美是可以让人身心舒畅、庄严及达至身心平静安稳。这真美善的统一,佛教纳为「净」,是美妙即圣洁的意义,有超越世俗、超越三界的。至此,佛教人间化,非常重视理智与情意平衡的融合。人生的正轨,是智情融合而统一,非偏于一方,而是行于中道,才能净化人心,合乎人性的生活。以此几点,我看到了佛法是合乎人性的、庄严清净、圆满究竟的,也因佛法的「净」,佛教流传于世,近2554年,引导了无数的众生离苦得乐。
站在全面的佛教立场上,导师提及了「戒律与净土,不应独立成宗」,太虚大师则说:「律为三乘共基,净为三乘共庇」。导师与大师的发言,让我彻底地理解,戒律与净土的重要。戒律本来就是每个学佛人乃至诸佛菩萨修学的基础,然而净土却是大家(大小乘)所共仰共趋的理想界。从这儿,我看到了修学时,众生与环境的重要性,众生的习性及烦恼心亦通过修持与持戒而调整,即达到「心清净故,众生净」,那是最基础的修学,然而世界或环境呢?众生为正报,世界为依报,我认为从个人修学道方面,环境是非常重要,善的环境将渐渐让自己趋向善的修学,从孟母为了儿子的学习而三迁、还有若今日我生于恶趣如地狱,我还能发修学无上菩提之心吗?我想很难,因为长期的煎熬与痛苦,我只会想解脱当下痛苦,何能谈得上什么发菩提心吗?此外,我们从这点可以看到世界与众生的密切关系,现今不安的社会及重重灾难的发生,其实也反映了当今众生的心,我们可见人心不古,杀害众生、为非作歹,为了利益而自相残杀、破坏地球,所以待何时何月,我们迷惘的众生才初醒呢?众生与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所以只有心净乃国土净。再来,导师言:「心净众生净,心净国土净,佛门无量义,一以净为本 」,「净」是佛法的核心,从修学成就的发心,大乘佛法体现了国土清净,即所谓的净土,去含摄利益成熟的众生,让众生修学成就。
修学大乘法,必须修福德与智慧,不能离福而修慧,离慧而修福,因为福德能感成世界清净,智慧能做到身心清净。还记得曾有位师父说过,修慧而离福,还有偏于理智,而离情意,且习气不改,将会渐渐摇身变成钟堡里的巫婆,孤单离世,因为偏修智慧,虽对世间看的透彻,然而却习气很重、孤僻不修福、厌恶众生,所以就住在远离世人阴森森的钟堡,只有蝙蝠与她同住。从佛陀教诲的其中一个例案,我们也可见得修福而离慧,也不行,曾有两位修学者,各有修学喜好,一位重于修福而离慧,一位重于修慧而离福,在他们往生后,重于修福的,出身为国王极为疼爱、满颈挂满珠宝、吃得饱睡得好的大白象;其重于修慧而离福德,投生为出家人,虽精于修学,但却往往餐餐挨饿,得不到众人的仰敬与供养,所以可见得福慧双修,如修学道上的舌齿,缺一不可,它也是净化众生与世界的法器,去自利利他,成就众生、庄严净土。
修学佛法离不开众生;众生离不开修学佛法,这点体现了大乘佛教的精神,即合乎了净土思想。早前没有系统的学习佛法,只因从接触净土法门而入,自己也曾有过错误的思想,求生净土只重于念佛,因厌离苦难世间而愿速往弥陀净土,希望在净土修行解脱。然而,感恩自己不时的薰修与增上,才发觉如此的修学方向是拐离了修学佛法的真正意义,也是当下好多学佛者出现的盲点,所以我曾发愿协助有缘的修学者破除此盲点。
净土,乃大乘佛教的思想,感恩我从此薰学佛法,而受益其多。然我时时都秉持着「不忍众生苦,不忍圣教衰」的精神,学习修福修慧,走在这人间菩提道上,进而慢慢地完成「成就众生、庄严净土」的工作。
Sunday, April 18, 2010
Thursday, March 25, 2010
Tuesday, March 23, 2010
~众生~
众生 ~ 众缘和合而生....
众生就在自己心中。
自己心中的众生,
有善的众生,有恶的众生,
您调抚了吗?
善的众生,知求无上道,发菩提心;
恶的众生,待您给度化,趣入善业。
您要发愿,度化它,让它与善并行....
正见般若,为您度化心中不善众生的指南,
慈悲善心,为您引导心中不善众生的钥匙,
悲智双运,您行动了吗?
离苦得乐的彼岸,您何时抵达?
心的耕耘
生生世世的学习
“不忍众生苦,不忍圣教衰,
缘起大悲心,趣入大乘道。”
不会忘记开宝师父幽默的开示,
是生生世世修学的提醒。
所谓的“众生”啊!
自己忙着数绵羊之时,
可别忘了自己也是群众的绵羊之一。
也在苦乐交杂的境地中轮转不息….
训练与转变
心,
只有不时在变化中,
受到训练,
才可达至究竟的方向及目标;
只有因缘的转变中,
鞭策自我增上,
才有所成就。
苦
吃苦,
了苦,
才离苦,
再跳出苦海。
四弘誓愿
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每一回的唱诵与学习,
都有着不同的感触与审思,
是我生命学习的誓愿,
是我早晚的功课。
护教与弘教
清楚的稚心,明确的方向,
承担众生苦,
让众生及自己,离苦得乐;
承担如来家业,
让正法久住世间。
熏陶~
净治罪障,累积资粮,
无数次的熏陶,
愿开花结果的一天。
Saturday, March 20, 2010
小虎 ~ 幸福
没有特别的规划,也没有特别的想法,只有简单的愿心,想到自己一直期待已久的东禅寺,走一回....
就这样...在我重要之日,启程了....
先是回到曾耕耘的福土~ 爱大华,向安迪安格,拜年.... 一段日子,没踏上这福土,发觉有着深处的思绪。曾经是陌生的土地,因佛法、因播种,我熟悉了,也成长了.....
大学生涯中,我在这儿,来来回回了无数次,留下了太多的回忆,是我生命的资粮,从心回首,感恩自己坚毅的决定及福德,感恩此福土让我在荒置的心田,耕耘与学习;如今回到这福土,还是那蓬勃的热情,还是与安格安迪谈不完的佛法课题,与领养家庭妹妹聊不完的生活际遇... 也向时时付出的雷先生及安迪拜年,感恩他们陪我们走过非凡的耕耘旅程....
难得的是我与其二儿子,不同年,但同月同日临此裟婆世界,哈哈,恰好那天是我们的诞辰 ~真谢谢安格的祝福!
我们一家人,因大家都繁忙,所以近几年大家都没好好一起外游了.... 感恩此次具足难得的因缘:今日决定,明日出发,没有什么特别的规划及协调,就启程了.....呵呵!我们几姐妹都觉得不可思议呢~
首先,我们先到国家王宫.... 接着到天后宫去逛一趟,可见天后宫的设计结合了现代的技术和传统的格式,呈现了宏伟的一面,游客络绎不绝,还有12生肖的塑像呢.... 到达景地,必摄影,留下记忆...
重点之处,东禅寺 ~ 实为威德庄严,四周的草木,有颜容慈和智慧具足竖立的罗汉像、菩萨像乃至佛陀像,难得一见,每处尚有标签解释,让我获益不浅。各处的展示及布景,带着浓浓的法味,滋润心田.... 处处可见小虎,今年的主角呢~
我混入了书香区,细细品尝那书香的法味,也毅然购下了一册星云大师书籍及描红器材....我与家人一一观光了东禅寺每个法味浓浓的殊胜教地,直到傍晚时分,花灯初上.... 马来西亚三大民族的小虎,真可爱呢~ 影下了我人生美好的回忆.... 家人陪伴最为幸福....
我想更难得的是分别遇上了学佛道上的善友,首先是资慧,后者是家豪... 没想过来自不同大专、不同家乡的我们,竟然在这儿遇上了... 我们之前的认识,也因佛法,牵了此法缘,此刻我深深地体会到,只要你我都走在佛道上,我们永远都会相遇扶持... 当下的我,感触特别深刻.... 善友们,祝福你们~ 愿我们持续保持联系!
实现了我的愿,还让我与家人同游佛教圣地呢~ 太感恩....
感恩我父母,带我来到这世间,还有那用心的栽培,才有今天的我
感恩我妹妹,因为你们的提携,我更踏实地走在人生及学佛路上
感恩您们,陪我度过此虎年的诞辰,云游在佛法大海中....
感恩社区服务及领养家庭,见到您们真的好开心
感恩师父及善知识,时时的引导,让我安稳地步行在菩提道上
感恩我的法侣善友,因为您们的扶持及肯定,我成长了...
感恩众多的因缘成就了我....
感恩众多的因缘成就了我....
我这小虎,可真幸福呢~
我要好好把握及珍惜,再累积雄厚的资粮,踏实地继续前进...
我要好好把握及珍惜,再累积雄厚的资粮,踏实地继续前进...
我想这是我最棒最赞的生日礼物!
Tuesday, March 2, 2010
雨“意”
终于天降甘露了,
忘了多久没有这样的大雨,
好想站在雨中,淋得痛快,
感受夜之宁静所带来的清爽....

我超爱雨天....
喜欢雨中漫步的感觉...
喜欢雨丝从天堕落时的自由与洒脱...
喜欢雨点打在身上的触感...
喜欢下雨时待在家中发呆的写意...
喜欢雨时昏黄的天空给人不凡的思绪...
更喜欢雨后干净及清爽的气息....
我想今夜的雷雨,吞噬了空气中已久的热气,
大地、你我都欢喜万分,得到了无上的滋润...
我坐在窗前,趴在桌上,
遥望着外头滴滴答答的雨滴,
静静地看着那宁静的夜色,
平常喧闹的街道,此刻却无一人,
唯有摇晃的灯光点缀了那冷清的街道,
好久已没有这样的享受了...
雨水悄悄流过心间后的沉静...
也不经意触动心中那最深藏的角落...
雨天总是给我一种莫名的惬意
我喜欢雨天....
笔于2010年3月1日凌晨时分
~心情点滴~
Sunday, February 21, 2010
纸飞机的期望
新年后,今天正月初八,辅导员培训课程的第9堂课了,也算是新年回来见到大家的第一天....

其实,见到大家,马上让我想起,曾看过的短片 water brain,
在一个奇幻具有东方韵味的蒸气化城市,
那些小孩肩上都背着个大书包,那书包是怪兽的化身,
怪兽不停在与时光竞争,从而不断鞭策小孩们做作业,
小孩的后脑是个装水的容器,会因紧张而膨胀,
产出怪兽的食物 - 压力棉花糖,
怪兽吃下后,会产生能量,由收集器供于整个城市,
所以,因为压力,小孩们都哭着,甚至掉着泪水,边哭泣、边赶功课,
时辰转变,一个偶尔的机会,忽然纸飞机,从天而降,
小孩们拾起了纸飞机,往自己背后的书包怪兽抛去,
让所有书包怪兽变小了,大家得到了未曾有的快乐,并鼓舞、开心...
突然,下了阵大雨,所有的变化都打成了原形,
小孩被逼继续背着书包怪兽,继续前进.....
他们很无奈、很疲累、很沉重,很想出离...
但因时间的逼迫,也没有善缘的增上,就只好继续痛苦,
继续扛着重担,再次前进....
然而,一位小孩却把他向往自由的期望奇托一架纸飞机上,
在怪兽的阻扰下,他还是大力地把纸飞机抛出,让它自由飞翔...

这样的写照,我感觉很像我们大家呢....
今早的共处及学习,我感觉大家都很疲累、很沉重,新(农历)一年的开始,大家也好像没什么干劲、没新春兴奋的感觉,但深深感受到大家好像很无奈、很沉重.... 好像回到煎熬的生涯,似乎大家肩上都扛着万般的重担...有点枯萎的感觉....
此刻,我落入了沉思....
想了想... 第9届佛学班辅导员培训课程,走到了尾声,
还有2堂课及一个营队,就完成了培训课程了...
接下来,就当辅导员了,是大家继续奉献与学习的路程了...
这下来,大家走得还好吗?
喘得过气吗?现在即未来的路,大家会如何为自己充电呢?

可以明白大家沉重的状况,因为我也走过....
课业的重担、活动的担子,还有其他等等...
或许都把大家压得喘不过气.....
但大家可别把学习佛法,也成了自己的担子哦,
好好学习及实践并体验佛法,你将发觉 -
佛法,是个生命的润滑油。
对于我,那寄托于纸飞机的期望,就是佛法了....
学员们,来到了辅导员培训课程的尾声了,我想就抛这几个问题,让大家深思吧!
- 您对佛法有所肯定吗?
- 佛法,真的对您的生命起了重大的作用吗?
- 学习佛法,成了自己生活的担子吗?
- 未来走在辅导员的生涯时乃至于生命的过程,试为自己审思,您会如何时时自我充电?选择如何让自己增上呢?
这不圆满的世间,本来就是如此,
时光与生命不曾停留,
然而因业果及共业,
我们不停于五浊恶世中,翻滚流转,忧苦万般...
期待甘露的到来,那在自己获得甘露的当儿,
您会好好珍惜吗?有好好把握吗?会决定与他人分享吗?
还是....
继续选择继续让自己在痛苦中轮转不息呢....
手中的纸飞机....

学员们及督导同伴们,加油哦,
愿我们有颗坚毅的稚心,继续在佛道上精进....
是时候充电的话,愿我们共同携手充电即前进吧!
祝愿大家:
福慧双修
吉祥如意
祝福大家.....
Monday, February 15, 2010
心中的暖流...
年三十晚,大家团聚的一天,
从早忙到晚,直到晚间10点才搁下休息,
尤其是妈,真的忙个不停...
洗车当然是我忙的其中一伙儿,
当天在洗加打蜡两辆车子,
自己突然有着好多好多的感触~
在打蜡车子的当儿,
邻居对我说,难得女生都会洗车,还会打蜡呢~
那难道洗车、打蜡就是男生的专长而已吗?
其实,打蜡、洗车这伙儿,是我们几个姐妹除夕时的家常便饭,
还记得打从小学开始,爸就教我们打蜡、洗车...
每回洗车,衣服差不多都是湿透的... 呵呵,如今也是一样...
爸妈常说,什么都要懂、什么都应该学,
很多事都是我爸妈的鼓励与引导,才有今天的我们...
一直以来,家中的大小事务,爬高钉绑,抹挂清理,
都是爸妈、我们几个姐妹一起联手包办....
小时,下厨是我害怕的事,因为我担心安全,对炉火有些恐惧,
但我爸说女孩,要会下厨,那才称职,也不会饿死...
初中时,向妈妈学习下厨时,我都站得远远的,
我爸说我似在与钢锅大战,但渐渐地学习,
炉火成了我的好友呢~ 炒煮都行...
煎炸可以不需围布,不怕喷油...
爸妈常赞我,下厨菜色不错,尤其是煎炸更是一流....
虎年了,又是新的一年,
向爸妈拜年,给予我压岁钱,
我供上一杯茶,礼敬爸妈,
忏悔我的过错,偶尔的固执,
感恩他们的栽培及呵护,让我成长,
因为他们的用心,才有今天的我 ~
心流着一股暖流....
我这小虎,好幸福...
再过几天,就是我生日了,
即是母难日、父忧日...
感恩他们... 祝福他们....
愿在菩提道上,我们同愿同行,达至无上的菩提...

我好幸福.....
笔于12月14日凌晨时分(正月初一)
~心情点滴~
Monday, January 18, 2010
思~醒
在看完此文章时,我马上为自己作个省思,是否自己常犯这样的错误呢?

说真的,提醒他人,的确容易,只要有些经验、说话头头是道,就可以滔滔不绝地,搬出一大箩的理由及想法,去提醒他人,希望他人接受;然而,我们就常常忘了提醒自己、反观自己,太可悲了,对自己太不慈悲了.....
尤其,自己毕业后,身为学长,我都不时审查自己的角色,是否造成学弟学妹们的压力?因为我也曾经面对过,理解那种煎熬的感受,有口难言的无奈.... 所以,特别关注自己的角色..... 看了此篇文章,我更清楚地告诉自己,我不要成为那可怜的老太太,所以我要更细心及增上,给予恰和的引导,不让他人起烦恼.... 因为很多时候,我们总觉得自己给予的看法及提醒,都是善意的、希望对方好的,但我们口口声声地说不强求,却不自觉地要求对方接受,然而,我们并不觉察,在对方没全然接受时或有另类的想法时,我们就开始不满,甚至到处埋怨对方,就如文章中老太太一样,最后,造成自己的悲哀。过程中,只有学习接纳、放下,才能达到了自在....
学佛的路上,也是如此.... 《自觉觉他》,说来简单!然而,却常常演变成,觉他忘了自觉,造成他人及自己烦恼重重,是多么可惜呢。还记得继尊师父,说过的,只有不断学习达到身教及言教并行,才能增上.... 我会好好学习及提升,达至圆满的智慧与慈悲...
此文章,与大家共勉之:
提醒自己
有个老太太坐在马路边望着不远处的一堵高墙,总觉得它马上就会倒塌,见有人向那边走过去,她就善意地提醒道:“那堵墙要倒了,远着点走吧。”被提醒的人不解地看着她大模大样地顺着墙根走过去了——那堵墙没有倒。老太太很生气:“怎么不听我的话呢?!”又有人走来,老太太又予以劝告。三天过去了,许多人在墙边走过去,并没有遇上危险。第四天,老太太感到有些奇怪,又有些失望,不由自主便走到墙根下仔细观看,然而就在此时,墙缍倒了,老太太被掩埋在灰尘砖石中,气绝身亡。
提醒别人时往往很容易,很清醒,但能做到时刻清醒地提醒自己却很难。所以说,许多危险来源于自身,老太太的悲哀便因此而生。
Wednesday, January 6, 2010
~提策~
學習彌勒菩薩的胸懷,寬容豁達;
效法觀音菩薩的慈悲,愍念大眾;
具備文殊菩薩的智慧, 遠離惱害;
實踐普賢菩薩的行願,普皆回向;
擁有地藏菩薩的勇敢,圓滿菩提.....
提策:
好好让“行”与“念”结合,
学习诸大菩萨的精神,
护着清楚的心,
去觉察生命的每个过程及抉择,
为自己无限的生命,立下正因,
让善的业流,促成正果。
《祝福》
Subscribe to:
Posts (Atom)